
品质之选,东田优选
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命脉,其自动化控制水平直接关系电网安全与能源效率。在构建智能标杆工厂的浪潮中,稳定可靠、自主可控的硬件平台成为核心支撑。以国产化海光处理器为核心的智慧电力工控电脑,正为电力系统...
了解详情今年工控机领域的国产替代需求愈加迫切,这也对工控设备提出了更高要求:既要满足严苛环境下的可靠运行,又需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。在此背景下,东田工控机研发生产了兼具国产“芯”实力与壁挂式灵活设计的飞腾...
了解详情在工业自动化、野外勘探、公共安全等复杂严苛环境下,传统笔记本电脑往往不堪重负。与此同时,国家信息技术应用创新(信创)战略和安可工程的深入推进,对核心信息设备的自主可控提出了更高要求。三防国产化笔记...
了解详情电力监测关乎电网安全运行,对设备的自主可控性、安全稳定性尤为关注,在此背景下,东田工控旗下的搭载海光处理器的海光CPU工控机DT-610X-U3350MA,以国产化核心赋能能源行业电力监测系统,助...
了解详情在工业控制领域,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日益成为关键需求。东田工控推出的龙芯工控机,以全国产化配置为核心,搭载性能卓越的龙芯3A6000处理器,为关键基础设施、智能制造等高要求场景,提供坚实可靠的国产化...
了解详情在铁路交通这一关乎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,设备的安全、稳定与自主可控日益成为核心诉求。随着国产化替代趋势的不断深化,尤其在涉及基础设施运维的核心环节,采用自主技术的高性能工控设备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...
了解详情咨询热线
15058129329作者:东田工控 时间:2025-06-23 浏览量:2033
曾几何时,工控机市场是西门子等国际巨头的“后花园”。然而,一场静默却迅猛的“逆袭”正在上演。在国家战略的东风与本土技术的厚积薄发下,国产工控机正以惊人的速度扩大版图,其市场份额已强势攀升至30%-40%区间,并持续增长。中低端市场近乎“易主”,高端壁垒正被冲击。这场工业“心脏”的国产化逆袭,究竟如何发生?
曾几何时,工控机市场是西门子等国际巨头的“后花园”。然而,一场静默却迅猛的“逆袭”正在上演。在国家战略的东风与本土技术的厚积薄发下,国产工控机正以惊人的速度扩大版图,其市场份额已强势攀升至30%-40%区间,并持续增长。中低端市场近乎“易主”,高端壁垒正被冲击。这场工业“心脏”的国产化逆袭,究竟如何发生?
从追赶到并跑:权威数据显示,国产工控机(含大陆及台湾品牌)在国内整体市场的占比已突破30%-40%大关,且年增长率显著高于外资品牌,标志着从过去的“追赶者”向“并跑者”甚至局部“领跑者”转变。
中低端“称王”:在设备控制、数据采集、HMI界面等量大面广的中低端应用领域,国产工控机凭借无可比拟的性价比、闪电般的本地化服务响应和灵活的深度定制能力,已建立压倒性优势,市场份额远超平均水平。
高端攻坚“进行时”:在大型流程工业DCS、精密运动控制、超高可靠性要求的核心场景,国际巨头凭借深厚积累仍握有主导权。但国产替代的“攻坚战”号角嘹亮,突破的曙光初现。
制造业“主战场”捷报频传:在通用机械、包装、3C电子等制造业领域,企业对成本高度敏感。国产工控机以其卓越的性价比和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,已成为工业化设备的“黄金搭档”,应用占比。
能源&交通:壁垒高筑,国产化提速,能源(电力、石化)和交通(轨交)对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近乎苛刻。尽管非国产工控机在核心系统仍有优势,但在“自主可控”政策强力驱动下,国产工控机的渗透率正在这些关键基础设施领域快速提升,部分国产系统已成功应用于重大项目中。
国产军团崛起:以东田工控、研祥智能、华北工控等为代表的本土力量迅速壮大,成为市场增长的主要引擎。
以东田为例,其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,深耕机器视觉、边缘计算等前沿领域,提供从硬件平台到软件系统的全栈式、高可靠工控解决方案。其产品以卓越的稳定性、强大的环境适应性和高效的定制开发能力,赢得了众多行业头部客户的信赖,是国产工控机实力跃升的典型代表。
国际巨头守城:西门子、倍福等国际品牌依靠强大的技术生态和高端品牌效应,尤其在超复杂系统集成和可靠性场景中,仍是重要参与者。但市场格局已从“一家独大”演变为“群雄割据”。
“芯”火燎原:龙芯3A6000系列、飞腾、海光、兆芯等国产CPU性能突飞猛进,为国产工控机提供了坚实的“中国芯”基础。操作系统、边缘智能等软件配套能力也在快速补齐短板。
挑战犹存:高端芯片(如高性能x86)的自主供应、实时操作系统的成熟度、以及与国际工业软件生态的无缝兼容,仍是国产迈向全面高端必须翻越的山峰。
国家战略“强助攻”:“中国制造2025”、“信创工程”等国家战略将工业自主可控置于核心地位。财政补贴、优先采购国产设备等政策“组合拳”,为国产工控机厂商创造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确定性市场。
国产工控机的逆袭之路,是中国工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生动写照。目前的市场份额绝非终点,而是向更高峰进发的起点。中低端市场的统治力已证明实力,高端市场的攻坚战正全力推进。
以东田工控为代表的本土厂商,正通过聚焦细分场景、强化研发投入、提升服务品质,不仅巩固了在中端市场的优势,更积极向高端应用发起冲击。他们提供的稳定可靠、深度定制化且响应迅速的工控解决方案,正成为越来越多中国智造企业的信赖之选。国产工控机的未来画卷,已在自主创新的笔触下徐徐展开。